持有一只股大半年,第三次解套时我突然明白:这股市的钱,真不是蹲守来的
今儿收盘盯着账户乐了会儿,手里那只套了大半年的票,总算解套还赚了千把块。手机屏幕亮得刺眼,我盯着"持仓盈亏"那栏反复确认——没错,红通通的数字扎扎实实躺着,连小数点后两位都透着实在。
这票跟我较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记得7月那会儿,它突然拔高两个点,我盯着账户里刚冒头的2000块盈利,心里直犯痒痒:"总算回本了,要不先卖一半?"可刚把卖单挂出去,分时图跟抽风似的往上窜,红柱子蹭蹭往6%蹿,我手一哆嗦又撤了单。"再等等,说不定能到8%。"当时是这么想的,结果第二天开盘直接低开3%,盈利变亏损,第三天接着跌,到最后倒贴进去小一万。那阵子我盯着K线图直叹气,活像看着自家养的鸡,刚要下蛋又扑棱着翅膀飞了。
谁承想这事儿能绕回原点。今儿早盘它又跟卡带似的,在2%的涨幅上横着不动,分时图走得比我晨练的老张头还慢。我端着茶杯在电脑前转悠,眼角余光瞥见它终于往上蹦了0.5%,心跳跟着加速——卖不卖?卖了吧,万一再涨呢?正纠结着,手机弹出消息:"您关注的XX股突破压力位。"我一咬牙,2%的时候挂了2000股卖出单。单子刚成交,分时图跟吃了火药似的往上蹿,5分钟涨到3%,10分钟摸到5%,我盯着屏幕直拍大腿:"早知道多卖点!"
贪心这东西真要命。挂了6%的卖单等着,结果它到5.9%就往下溜,我盯着那0.1%的差距直跺脚,跟丢了魂似的。下午再看,涨幅又回到3%,最后收于3.2%。账户里多了千把块,可我盯着那根冲高回落的分时线,突然想起去年冬天蹲在券商营业部门口的老股民说的那句话:"股市里最狠的不是跌,是你刚卖完它就涨,你刚买完它就跌,跟你玩捉迷藏呢。"
说起来也怪,这票我拿了大半年,解套三次,亏钱次数倒比赚钱多一倍。第一次解套是3月,赚了800块,我没卖,结果跌回成本价;第二次7月赚2000,没卖,跌回去亏5000;今儿第三次解套,赚1000,卖了2000股,剩下的一半还在账户里晃悠。我翻着交易记录直乐,这哪是炒股,分明是跟庄家玩"老鹰捉小鸡",我这只"小鸡"每次刚躲过爪子,又被拽回怀里。
晚上跟小区里的老周头遛弯,他听我说完直拍腿:"我上个月买的医药股也是这样,解套就抛,结果抛完又涨20%,气得我半夜睡不着。"老张头在旁边补刀:"可不嘛,咱们小散就这点出息,赚点钱就想落袋,亏了就死扛,庄家就是摸准了咱这心理。"
其实细想,股市里哪有什么"一买就涨"的神话,不过是概率游戏。我翻了翻证券APP的统计数据,A股散户持股周期平均不到3个月,70%的交易都是短线操作。可你猜怎么着?去年跑赢指数的个人投资者里,持股超半年的占了65%。这说明啥?耐得住性子,比盯着分时图有用多了。
收盘前我把剩下的股票又看了一遍,K线图上的红绿色跳得人心慌。手机突然弹出新闻:"8月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"。我关掉软件,把椅子往阳台挪了挪。晚风裹着桂花香吹过来,楼下小孩追着狗跑,叫声脆生生的。突然明白,炒股跟过日子一个理儿——太急着摘果子,反而容易摔跟头;稳稳当当等它熟透,甜味儿才浓。
股市里最贵的不是手续费,是"再等等"的侥幸。
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:东方财富网证券交易数据、同花顺iFinD市场统计报告
股票十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