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包装可是食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第一次“面对面”交流。弄不好,再好的食品也可能卖不出去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食品包装设计中最常见、也最要命的五个错误,看看你中招了没。
1. 信息模糊,让人看了个寂寞
有些包装,设计得高大上,艺术感十足,但消费者拿在手里却一头雾水:“这到底是啥?”“里面有多少?“怎么吃?啥时候过期?”
比如之前我买过一盒零食,包装全是外文,生产日期找了五分钟——结果发现印在封口内侧,还得撕开才能看到。这种反人类设计真的让人瞬间下头。包装的第一要务是沟通,不是猜谜。成分、保质期、用法、品牌,这些基础信息必须清晰直观。别让消费者用放大镜找重点。
2. 开启难度堪比解谜游戏
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“怎么撕都撕不开”的包装?使劲抠、用牙咬、最后动上剪刀——吃个东西像拆弹一样紧张。
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或者孩子的产品,如果包装太难开,轻则体验差,重则甚至可能导致受伤。好的食品包装设计应该考虑到使用场景和人群,该用易拉口就用易拉口,该做撕条就做撕条。别让用户和包装“搏斗”完了之后,连用的心情都没了。
展开剩余58%3. 过度包装,华而不实还招人嫌
现在大家都讲环保,可有些品牌还是喜欢里三层外三层:塑料壳+纸盒+泡沫纸+丝带……拆完垃圾堆成山。
说实话,除非是礼品,多数人真的不在意包装有多“豪华”。反而年轻人越来越讨厌浪费资源的行为。你包装再精美,不如产品本身让人满意。简约、可回收、好用才是趋势,别让包装替你“浮夸”。
4. 设计“自嗨”,完全不懂用户
有些食品包装看上去挺美,但放在货架上根本显不出来;或者设计风格和产品调性完全不符。比如一个高端有机食品,包装做得像三无产品;一个面向年轻人的饮料,设计得老气横秋。
食品包装设计不是艺术创作,它本质是商业设计——要卖货的!你得知道产品卖给谁、在哪里卖、竞争对手长什么样。千万别闭门造车,出炉即过时。
5. 盲目跟风,缺乏品牌辨识度
这几年流行小清新,全行业小清新;明年流行复古,又一窝蜂复古。结果消费者放眼望去,每家包装都长得差不多,根本记不住谁是谁。
包装是品牌的脸面,不能今天整容明天换脸。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视觉符号——无论是颜色、形状还是图形——就要持续用它和用户沟通。让人一眼就知道:“嘿,这是XX家的!”
说到底,好的食品包装不一定多炫酷,但一定是以人为中心的。它要说人话、好打开、不浪费、能沟通、还能让人记住。下次做包装设计之前,不妨多问几句:用户看得懂吗?打得开吗?会觉得我在浪费吗?能认出是我吗?
毕竟,包装的本质不是包装产品,而是连接人。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十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