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擎轰鸣,打破了山间的宁静。近日,一支由壁虎越野俱乐部组织的大湾区越野爱好者车队,沿着新开通的遂大高速驶入崇义县铅厂镇石底河村,开启了探索丛林秘境的越野自驾之旅。绿意葱茏的山谷间,车影穿梭,溪流潺潺,车手们在挑战崎岖山路、感受自然野趣的同时,也为这个深藏赣南山区的村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关注。“以前哪敢想,我们这大山里还能吸引这么多大湾区的朋友来玩!”看着村口停放的越野车和游客们兴奋的笑脸,石底河村的邓大爷感慨万分。这份跨越山海的“人气”与“活力”,正是铅厂镇创新探索“跨区域党建联建”结出的甜美果实。
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,乡镇党建如何打破地域界限,通过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等要素赋能乡村振兴?崇义县铅厂镇以开放思维和创新实践,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近年来,铅厂镇先后与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——清远市三坑镇建立乡镇级结对共建关系,推动石底河村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发源地——浙江安吉余村达成村级结对共建,在“双结对”模式下系紧了跨越山海的“红色纽带”,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跨区域党建联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。
展开剩余78%筑牢“联”的堡垒,激活党建引领新动能。铅厂镇结合生态资源、特色农业基础等自身条件,以优势互补为理念,与三坑镇、余村成立由双方党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共建领导小组,签署共建协议,构建镇对镇、村对村“双轮驱动”跨区域党建联建机制。一是骨干队伍联育。组织镇、村党员干部12人赴三坑镇乡村民宿基地、温泉民宿集群考察学习,并与三坑镇政府、相关企业及民宿经营者交流经验。组织石底河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党员骨干3批次赴余村研学,系统学习生态治理、议事协商等“余村模式”内核。与两地分批次互派干部、党员骨干18人挂职锻炼、跟班学习,双向培育治理人才。二是党建品牌联创。以特色项目激活红色动能,聚焦绿色发展、基层治理、产业振兴等核心领域,通过跨区域联动、多主体协作的方式共同培育打造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矩阵。在“党建红”引领“生态绿”、“红绿研学”、“党建+民宿+N”等多个特色党建品牌影响下,铅厂镇形成了“一域一特色、品牌聚合力”的党建引领发展新格局。三是资源共享共用。通过定期互访、专题研讨、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,让三坑镇的民宿运营“妙招”、余村的“两山”转化“真经”、铅厂镇的特色农业经验等好做法、好经验,在面对面交流、点对点学习中碰撞融合、落地生根,有效促进了优质党建资源从“单一使用”变为“多元共享”,为联建各方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释放“联”的活力,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。铅厂镇聚焦党建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以跨区域党建联建为“金钥匙”,打开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大门。产销联动,让特色农产品“走出去”。依托党建联建平台,与三坑镇、余村联合开展“党建+产销对接”活动,组织种植大户与三坑镇的商超电商平台、余村的“共富集市”精准对接,同时借鉴两地在农产品深加工、品牌包装上的经验,使铅厂镇的脐橙、太秋甜柿、黄金奈李等特色水果直供大湾区、江浙沪市场,让“生态味”变成“致富味”,实现“好产品”卖出“好价钱”。文旅融合,让乡村资源“活起来”。学习借鉴三坑镇“整村运营-产业共生”民宿范式,强化产业植入与升级,打造铅厂独特文旅IP与品牌,深入挖掘全镇潜在文旅资源。推动石底河村与余村联合打造“红绿研学”线路,串联余村“两山”基地与石底河乡村振兴示范区,推出生态研学主题课程、趣味团建等农旅业态,推动石底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10万元(同比增1.8倍),周边村民人均增收25%。经验互鉴,让生态价值“转起来”。铅厂镇致力于向湾区借势,向余村借智,向生态借力。在“两山理念”指引下,石底河村党支部带头实施矿山复绿工程,修复裸露山体200余亩,种植生态林860亩,重塑田园生态基底,引进深圳客商投资1.5亿元建成米墅·拾野山舍温泉度假村,年均接待大湾区游客超2万人次,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建成7类特色民宿、20种特色业态,变“卖资源”为“卖风景”。
提升“联”的效能,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。铅厂镇依托与两地结对共建优势,打破地域壁垒、整合治理资源,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。一是织密乡村治理“一张网”。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治理优”,将余村“三治融合”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,构建“党建引领、群众参与、制度保障”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,全镇共建立网格11个,配备网格员108名,其中党员网格员49名,真正实现“需求在网格发现、问题在源头解决”。二是激活多元参与“一池水”。联合三坑镇开展“技能共培”行动,组织民宿管理、矛盾调解等专题培训,培育本土“法律明白人”“乡贤调解员”队伍,让村民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。借鉴余村“村事民议、民事民管”的民主协商经验,石底河村升级“村民议事会”制度,邀请余村村两委成员、村CEO组成的专家团队驻点调研,围绕垃圾分类、农旅融合等提出9条治理建议。三是筑牢乡风文明“压舱石”。借鉴三坑镇“古宅文化活化”经验,挖掘镇村客家民俗、红色故事等资源,联合打造“跨域文化展示墙”、“乡村文化微课堂”等系列活动。建立“文明积分联评”机制,将参与公益服务、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纳入积分兑换。联合余村开展“红色文化共学、绿色理念共传”活动,通过联合上党课、实地参观余村“两山”实践馆,将生态保护、文明乡风等理念融入村规民约,推动“门前三包”、“垃圾分类”等治理要求转化为村民自觉行动。
从赣南红土地到岭南热土、浙北绿谷,铅厂镇以党建为媒,与广东三坑、浙江余村结下跨域情谊。这条“红色纽带”联通组织、激活资源、强固产业、优化治理,更联结思想、联动发展、凝聚民心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铅厂镇将珍惜结对机遇,深化与三坑镇、余村的交流合作,拓展联建广度与深度,让党建联建“红色引擎”释放更强动力,奋力谱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为跨区域协调发展贡献“铅厂智慧”与“铅厂方案”。
(文/图 陈子旋 陈凯旋)
发布于:江西省股票十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